不上学不考试交钱就拿本科证,“提升学历”陷阱该如何维权?黄晓宇律师接受采访发表律师观点

近年来,有一些所谓的培训机构打出“不上学不考试”的旗号,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然而不少人在缴纳了价格不菲的费用后,不仅证书没见到,机构也不给退费,陷入了两难境地。2023年4月4日,新京报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并采访了黄晓宇律师。对此,黄晓宇律师发表了律师观点。

律师提醒不要迷信“保过”“免试”等类似承诺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晓宇认为,无论公司或机构将其提供的“服务”称作什么,学员要冷静思考、理性看待。“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都要经过学习和考试,尤其是国家承认的高等学历要求会更加严格,这是一个常识。”他提醒,想提升学历、增加社会竞争力是件好事,但不要迷信“保过”“免试”等类似承诺,避免上当受骗。

黄晓宇还谈道,学员也不能认为签订了“合同”,机构写了数倍违约金,就以为有了保险。即便双方都在合同上签字,合同也可能面临无效的法律后果。“依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黄晓宇表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多名维权者提到华瑞教育或涉嫌诈骗,那么,如何断定某事件是否构成诈骗?黄晓宇解释称,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构成诈骗简单来说就是使用骗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让他人‘自愿’交出财物的行为。”依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诈骗他人数额达50万元的,就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原文链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80485641168659.html?shareuser=166055049014293

黄晓宇律师就张继科事件接受法度Law采访

2023年4月以来,张继科事件不断发酵,各大媒体均对此事件进行报道。日前,行业媒体法度Law采访了黄晓宇律师。黄晓宇律师对于此事件中产生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律师解读。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黄晓宇律师向“法度law”分析称,若爆料属实,从民事责任来看,按照我国《民法典》中规定,自然人是享有隐私权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典》1033条规定,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人都不得拍摄、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擅自发送他人的私密视频,肯定属于侵害了他人隐私权。

尤其是对于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人来说,擅自发送隐私视频后,如果视频外泄,将会严重降低其社会评价,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依据行为人发送目的及私密视频性质,如果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我国《刑法》253条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即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例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的,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处。

“如果经过相关部门调查,事实情况与爆料者所述不一致,那么爆料者同样面临着法律后果。”黄晓宇律师说,“首先爆料者将承担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责任。事情发展到现在,各方当事人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网络上对当事人铺天盖地的批评,其来源就是爆料者所述内容,当事人的社会评价已经严重降低,二者之间构成了因果关系。”

黄晓宇律师说,情节严重的也可能承担刑事。例如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捏造损害他人名誉事实在网上散布,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都可能涉嫌诽谤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将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黄晓宇律师表示,张继科事件发酵已数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哪一方所述的是事实,都会对对方造成严重的影响。该事件不仅涉及到民事责任问题,各方更可能涉及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最好公安机关可以介入调查,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应当追究行为人的相应刑事责任,不仅还给对方清白,也可以尽快平息这场舆论风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AGpUHkkbUE0Sj4ONk45w

黄晓宇律师就南京一男孩家长掌掴幼童事件接受采访

2022年年底,一条南京市⽞武区⼀男孩家⻓鲁某某掌掴5岁幼童、推倒⽼⼈事件在网上发酵,事后涉事男子被公安机关刑拘。新京报对此事件采访了黄晓宇律师,黄晓宇律师发表了律师观点。

鲁某某这样过激的⾏为固然不可取,但如果孩⼦在幼⼉园或学校等场所受到他⼈欺凌乃⾄受伤,家⻓应当如何维护孩⼦的合法权益?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晓宇表示,我国未成年⼈保护法第三⼗五条明确了学校、幼⼉园应当保障未成年⼈在校、在园期间的⼈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幼⼉园、学校是在校期间保护孩⼦的第⼀责任⼈。

“2021年6⽉1⽇起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中,强化了学校的这条防线。”⻩晓宇介绍,修订后的未成年⼈保护法⼀⼤亮点是,规定了学校对学⽣欺凌⾏为应当⽴即制⽌,同时还应该通知双⽅⽗⺟或者其他监护⼈参与欺凌⾏为的认定和处理。此外,任何组织或者个⼈发现不利于未成年⼈身⼼健康或者侵犯未成年⼈合法权益的情形,都有权劝阻、制⽌或者向公安、⺠政、教育等有关部⻔提出检举、控告。

“作为家⻓应该理性处理孩⼦在校期间的⽭盾,最好先⾏与学校沟通,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化解孩⼦之间的⽭盾,这样也对双⽅家⻓平和交流有益。”⻩晓宇表示,即便学校⽆法处理,也可以向有关部⻔依法依规反映,避免⼀时冲动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原文链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68176123169638.html?shareuser=160439218412507

黄晓宇律师就南华大学一男生造女生“黄谣”事件接受媒体采访

2023年3月,一则南华大学生何某某造女生“黄谣”行为被曝光,遭到了舆论谴责。有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跟踪报道,并采访了黄晓宇律师。黄晓宇律师通过新京报发表了律师观点。

上述学生的行为触犯了哪些法律规定?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晓宇认为,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根据行为的恶劣程度,情节严重的,依据我国《刑法》还可能涉嫌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等。
黄晓宇指出,一般大学生都是超过18岁的成年人,无论是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都已具备完全责任能力,在做出任何事情前要三思而后行,想想可能面临的后果。“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而国家的法律法规则是底线,突破底线肯定要面临严厉处罚。”黄晓宇说道。
此外,黄晓宇表示,学校处理此类事件需“有先有后”。发现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学校应先行报警由公安机关介入,对行为人涉嫌违法的行为进行全面调查,公安机关根据调查结果对行为人处以治安拘留或刑事立案后,学校再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校规校纪等,对行为人处以留校察看或开除学籍等相应处罚。

原文链接:造女生“黄谣”,何某某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消推免生录取资格 (bjnews.com.cn)

黄晓宇律师就教培训机构的“退费难”问题接受新京报采访

“职业教育培训在面临新机遇、开始新转型、探索新发展的过程中,“既暴露出退费争议、虚假宣传、伪造学历等老问题,又暴露出代报名、培训贷、制造营销焦虑等新问题,行业发展呈现新老问题交织的典型特点。”

2023年3月27日,新京报刊发了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职尚教育”部分学员因退费难问题报道。黄晓宇律师就发表律师观点:学员首先要通过公开渠道去查询机构是否具有培训资质,以及是否存在大量诉讼或纠纷,“如果该机构存在大量案件,那么就要提高警惕。

其次,不要迷信诸如“保过”“押题”等宣传;在签约缴费之前,学员还应认真浏览合同,若合同内容与机构工作人员说法有出入,须质问原因。此外,最好还应核实销售人员真实身份,看其是否为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发生纠纷后,学员要及时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尽快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

新闻链接: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79876442169439.html?shareuser=166055049014293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12:01
您好,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