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针对小产权房、违法自建房交易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一般被视为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但现实中,尤其是大城市的二手房买卖有违建附着于房屋主体,而买家往往又是看中了违建才会选择购买,结果房屋尚未过户就被行政部门下达拆违通知,搞得狼狈不已。
那么在附着有违建的交易中,双方签的合同有效无效?买家怎么维权?
1. 价款是否包含违建
首先应当看房屋的成交总价中是否包含违建部分。换句话说,同类型的房子市价100万,而附有违建的房子卖150万,那可以推断出其中溢价出的50万元是违建的价格。
2. 合同是否囊括违建
二手房合同里,一般合同中的面积仅是房本面积,因此从面积本身无法提现交易囊括了违建,但并不是说从其他方面无法推断。
例如签订合同前后的沟通记录以及上文提到的房屋总价,如果可以体现出合同包含了违建部分。原则上来说,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可以进行拆分,针对非违建部分的合同属于有效,而对违建部分则属于无效。
3. 探究买方合同目的
笔者认为,如果有证据证明买方就是看中房屋的违建才签订合同,合同虽然存在有效部分,但因拆违后房屋结构、功能、面积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买方也属于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可以起诉就合同进行整体解除。
4. 合同条款应当细化
房屋有违建的自然应当谨慎购买,如果非买不可,应当注意最好在合同中对违建部分进行明确,并加以约定。
如被行政部门拆除后,合同是否继续履行?一方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继续履行卖方是否应当返还部分房款等等。